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莱茵河的重生之旅

来源:新闻大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莱茵河支流-埃姆歇河上的污水处理厂 “那里的一切都是脏的,空气和水都是黑的。” 当劳拉·庞帝考取了鲁尔大学,从老家基尔到了波鸿市之后,她家乡的朋友曾在邮件里这样“恐吓

莱茵河支流-埃姆歇河上的污水处理厂

“那里的一切都是脏的,空气和水都是黑的。”

当劳拉·庞帝考取了鲁尔大学,从老家基尔到了波鸿市之后,她家乡的朋友曾在邮件里这样“恐吓”她,并表示不能理解为何她要去那样的地方上大学。尽管,那已经是2007年了,鲁尔区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在很多德国人的印象里,莱茵河上游的鲁尔工业区,那几乎是全国最脏最无趣的地方,到处是冒着黑烟的烟囱,人多且嘈杂,满身尘土的矿工成群结队的走在大街上,人们大声说着话,在公交车上喝啤酒,全然不似柏林人或者法兰克福人那般庄重优雅。那里的楼房呆板又生硬,没有尖尖的石头房顶或者精雕细刻的门廊窗台,全无“老欧洲”的文化感。

这里,因为“傻大笨粗”的煤炭和钢铁而兴起,吸引来了欧陆很多地方的打工者,包括意大利人、俄罗斯人等等,他们在这里定居,形成了德国人口最密集的大社区。一百多年间,鲁尔区的重工业发展为德国这一欧洲工业中心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在战后的六七十年代,这里的煤矿工人多达一百万人以上,是2015年的一百多倍。

“在70年代开始立法控制污染物排放之前,工厂的污水都是不经处理直接排进河里面,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德国的河流逐渐不堪重负,污染越来越重,莱茵河里面的鱼渐渐消失了,人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资深经理,环保咨询专家弗勒丽达·科提左告诉《世界环境》,河水里面的氧含量在减少,河流失去生机,不仅如此,还有包括重金属、有毒物质等污染物被源源不断地排进水里,威胁着民众的健康。这也是一个经历教训之后,亡羊补牢的过程。而德国人试图修复污染河流的努力,已经持续了四十多年,至今也还没结束。

硬门槛:污染者付费

科提左告诉《世界环境》,德国的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要保持水的生态功能,保障水环境质量和水量,要让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因此,德国的水资源管理有三个原则:保护优先、多方合作以及污染者付全费。

污染者付全费跟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排污收费”有所区别,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市政污水处理厂,甚至一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工业企业,只要是实现达标排放,就可以不收排污费或者是“议价”缴纳排污费。“费改税”的环境税改革中,不少人也提出这样的观点。

但是,德国的污染者付费原则指的是,排污费必须对所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损失成本进行全覆盖,排污者所交的钱必须足以修复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算下来,一个污染当量的费率现在是35.79欧元,科提左说,这是一个折算出来的价格,同样是排一吨污水,不同的污染物类型折算下来的价格会有不同,比如说,如果是含一些重金属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水,可能折算出来的污染当量比较大,如果是普通的含氮、磷的废水,可能折算出来的污染当量就比较小。总之,收费是完全依据所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和治理成本来计算欧元的价格对任何企业来说都并不是无足轻重,尤其是对一些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而言,根本是难以承担。这样的制度能起到两个作用,一是促进企业改进技术,少用水,少产生污染物,多循环用水,少排放污水;其次是促进落后产能、高污染企业的退出。

三十年间,鲁尔区的煤炭工人从100万缩减到1万,煤电、煤化工、钢铁、焦化等产能急剧缩水,当然,这其中包含经济发展阶段的因素,并不完全是环保门槛的原因,环保政策只是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关键的时候“刺激”了一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鲁尔工业区,从多特蒙德到波鸿,从埃森到杜塞尔多夫,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变迁,但却并没有发生社会动荡,相反,一批高端的、集约型的、精细化的工业正在做大做强,传统的能源大鳄也在着手向清洁能源转型。

许可证的“完全一证式”管理

仅仅有了排污收费,是不是足以规范企业的排污行为?德国联邦环保局官员麦克·苏尔告诉《世界环境》,任何企业在建厂之前,都要提前至少90天向地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对自己的工艺所涉及到的产排污环节,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排放浓度、排放频率、排放量、排放方式、污染控制手段等等做出说明。在地方环保部门正式颁发许可证之前,会有充分的公众咨询时间。环保部门不仅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合规性进行审查,在项目实施阶段,也要进行监督,包括鼓励公众共同监督。企业的排放必须符合基于最佳实用技术的排放标准,已有企业如果要大幅度改建或者更换工艺设备,必须要重新提交申请。总之,在环保部门备案的信息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不能有重大缺漏,这也有利于企业在面对环境诉讼时自证清白。

文章来源:《新闻大学》 网址: http://www.xwdxzz.cn/qikandaodu/2021/0331/1182.html



上一篇:芝加哥大学再优秀也低
下一篇:疫情期间澎湃新闻美术课栏目可视化报道分析

新闻大学投稿 | 新闻大学编辑部| 新闻大学版面费 | 新闻大学论文发表 | 新闻大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闻大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