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大学》栏目设置[09/01]
- · 《新闻大学》数据库收录[09/01]
- · 《新闻大学》收稿方向[09/01]
- · 《新闻大学》投稿方式[09/01]
- · 《新闻大学》征稿要求[09/01]
- · 《新闻大学》刊物宗旨[09/01]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悬崖村90后媳妇想让孩子们上大学,自由自在地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封面新闻“双决”报道组 凉山报道 12岁,读完小学三年级,辍学,回家放羊;16岁,离家到广东,进电子厂打工;20岁,母亲一个电话,她就安排嫁进了“悬崖村”,出嫁那天,才第一
封面新闻“双决”报道组 凉山报道
12岁,读完小学三年级,辍学,回家放羊;16岁,离家到广东,进电子厂打工;20岁,母亲一个电话,她就安排嫁进了“悬崖村”,出嫁那天,才第一次和丈夫见面……凉山彝族女孩俄木以伍26岁的人生,平平淡淡,无波无澜,短短几句话就可以概述。
嫁到“悬崖村”,她的朋友说:你好厉害,可以爬那个梯子。俄木以伍的回答有些酸楚:没办法,嫁都嫁了。
“爱情是什么?爱情我不懂。”面对“一点都不帅”的丈夫,俄木以伍虽然不喜欢,但也无力做出改变。如今,结婚6年,儿子、女儿相继出生,“可能也有爱情了。”
孩子出生后,她隐隐开始担心,她的下一代,会不会也复制她的人生轨迹?
惊喜,在不经意间到来。今年5月,凉山州昭觉县启动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悬崖村”84户贫困户,搬出了世代居住的大山,住进县城的集中安置点,其中,也包括俄木以伍一家。
俄木以伍的新生活开始了,她计划,和丈夫一起努力打工挣钱,让孩子们上大学,自由恋爱,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不读书,打工都没得选
“本该读书,却在放羊。”俄木以伍说,人生中的许多重要时刻,她都错过了。
今年26岁的她,是凉山州美姑县瓦古乡人,家住农村。家里三兄妹,她排行老三。那时,村里普遍对教育不重视,认为让娃娃去读书还不如上山去放牛。
特别是女孩,老一辈认为“读再多书也要嫁人,没用。”在这种氛围下,她9岁才入学,12岁读完三年级就辍学了。
那时,她们家有10亩地,还喂有牛和羊。繁重的农活,让家人无暇顾及她的感受。在她辍学时,母亲并未劝阻,认为她回家以后,刚好能帮着放羊种地。
就这样,她放下了书包拿起锄头鞭子,在家干起了农活。虽说土地宽敞,能填饱肚子,但祖祖辈辈依赖的土地,却没能为她们家提供更多的东西。想要有钱用,就只能将圈里的土鸡、猪、羊,拉到集市上去卖了换钱。
女孩子越长越大,用钱的地方就多了起来。家庭经济收入单一,让她有了萌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了解一番后她才知道,当地工作岗位少,没有用工需求,想去外地,学历要求成为她无法逾越的鸿沟。她说,那是她第一次知道,没读过书连打工都没有机会。
16岁那年,在母亲的安排下,经熟人介绍,她和同村30多人,一起南下去了深圳,在一家生产充电宝的电子厂上班。厂里不要求学历和技能,还包吃住,但一个小时的工时费仅为3.7元,一天还得干满十一二个小时。
由于不识字,也不会说普通话,她看不懂操作细则,想要让厂里懂的人解惑,她还得请同村人做“翻译”。即使是简单的工作,她也常常出错。
语言不通,她基本只和同村人交流,因此,她的圈子很小,也很少外出。无法融入新环境,让她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夜深人静,她常独自蒙在被子里哭。在电子厂待了7个多月后,带着存下来的7000多元钱,她“逃”回了家。
早上,俄木以伍在梳头,她的儿子过来牵她的衣角
结婚那天,她脱下了新娘装
回忆起过去的20多年,俄木以伍说,一切都被安排好了,没容她做出选择。“虽是自己的人生,但自己却没什么参与感。”
那是2014年,她刚好20岁,青春正盛,家里开始张罗她的婚事。
按照当地的传统,只要年纪到了,男女双方父母商量好了,吃了订婚酒,女儿就必须嫁过去。悔婚的话,需要赔偿男方三倍聘礼。对于俄木以伍和像她一样家庭贫困的女孩子而言,她们只能依从,没有反对的权利。
接到家里的相亲电话时,她正在惠州的一个工厂里打工。妈妈在电话那头告诉她,家里为她安排了一场相亲,对方条件不错。
她答应了。
当然,相亲只是委婉的说法,这个电话是在告诉她,该嫁人了。双方长辈很快就敲定了日期,几个月后,她从工厂辞了职。
结婚当天,她吃过早饭,从美姑县出发,乘车前往昭觉县。按照当地的习俗,妈妈没有为她送行,这项工作,由她的哥哥、姐姐、堂哥、堂姐等人代替。那天,她穿着彝族新娘装,很美。
美姑县到昭觉县并不远,路不好走,车子兜兜转转开了两个多小时。车至山脚,停了下来。俄木以伍说,嫁之前,她知道丈夫是“悬崖村”人,并一直以为他家在山下。所以,当得知要攀爬藤梯时,她有些吃惊和抗拒。
文章来源:《新闻大学》 网址: http://www.xwdxzz.cn/zonghexinwen/2021/0502/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