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聊大学生课题组举办“物联网时代的传媒与新闻

来源:新闻大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只恒文记者指出,泛传媒业在物联网环境中的定位、边界、模式、机制,必须早作判断、布局、研发,有三个方面值得高度重视。一是数据挖掘与分析将成为专业传媒能力的核心;二是

只恒文记者指出,泛传媒业在物联网环境中的定位、边界、模式、机制,必须早作判断、布局、研发,有三个方面值得高度重视。一是数据挖掘与分析将成为专业传媒能力的核心;二是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变化特征是从研究内容到研究用户,而物联网则是从研究用户转向研究关系;三是催生从硬件到软件,到服务模式的全产业链重构。

课题项目主持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新媒体)专业2022级研究生郭庆文对课题研究的准备情况发言汇报。他结合生活实际,用全自动核酸检测平台、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等例子告诉大家什么是物联网并形象地表达出物联网对人们的影响。他以“虚拟主播”“沉浸式新闻”“卫星新闻”“齐鲁晚报转型模式”等为例介绍了物联网时代下的媒体的实践与探索。之后他从三个方面对物联网时代的传媒如何布局提出展望与思考。在技术方面,要加强前瞻研究,推动自主创新;在内容方面,要呼应科技发展,推动供给侧改革;在媒介融合方面,着力建设融合体系,促进跨界融合等。

纪楠指出,物联网相关技术和应用的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旧有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重塑着新的媒介生态和传播格局。无人机、传感器、机器人写作、大数据与算法等物联网应用给新闻采集、新闻生产、新闻分发、新闻消费等各环节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让受众得到个性化的新闻获取、碎片化的新闻内容、参与式的新闻体验和沉浸式的新闻服务。何德民提出要处理好流量与新闻的关系,用新的工具和技术激发创造力,更好地发挥出新媒体传播的作用,吸引用户,但同时要遵守规则、底线。徐牧结合虚拟技术、应用场景、新闻效应、传媒矩阵等谈了看法。张超记者指出,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做到新闻的及时性、丰富性、多样化与专业性,并始终保持初心、公心、用心的态度。秦治洲谈道,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推进,传媒与新闻领域以下四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基于人性满足的智能化与个性化的统一成为可能;基于时效性的信息或新闻客体片断性与读者主体自善性的统一成为常态;基于人工智能的人的中心化与边缘化的对立值得警惕;基于信息生产的“长尾理论”实践与“烂尾新闻”的改进成为重要任务。

据悉,“物联网时代的传媒与新闻研究”课题项目为山东省思想政治创新重点项目之聊城大学文化育人“三会一课”的子项目。此次研讨交流会为课题组的后续研究与成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指导,也为该校文化育人增添了新的内涵,有利于促进承办班团组织的活力、创造性,促进参与青年的成长成才。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丁秀娟 通讯员 梁荣慧 聊城报道

项目组成员、文学院2021级研究生王居易认为物联网在未来对媒介机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因传感器分布限制形成的新闻以地缘为主进行的划分,新闻的地方性将被强调。第二,传统媒介机构涌入互联网,媒介特点的区别被弱化,媒介竞争被强化,加速媒介融合。2022级研究生高欣蕾谈道,要充分发挥记者的中间桥梁和把关人的作用。传媒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学生张洁谈道,物联网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热点,真正实现了双向互动的功能,使用户拥有越来越多的主动权,增强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对于传媒产业来说,物联网的推广和应用无疑将给传媒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正确恰当地运用它。

9月17日下午,聊城大学文学院、传媒技术学院10位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课题研究组于聊城大学融媒体中心举办“物联网时代的传媒与新闻变化与发展”学术研讨交流会。聊城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副教授纪楠,传媒技术学院教师何德民、徐牧,党委宣传部秦治洲、齐鲁晚报聊城站记者张超作为指导专家参加现场研讨,中国青年报记者只恒文线上发言指导。

文章来源:《新闻大学》 网址: http://www.xwdxzz.cn/zonghexinwen/2022/0926/2240.html



上一篇: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财经大学共建新闻学院揭
下一篇:新闻早餐丨小伙985高校毕业后重新高考,超本科

新闻大学投稿 | 新闻大学编辑部| 新闻大学版面费 | 新闻大学论文发表 | 新闻大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闻大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